首页-乐府快讯-筝艺名家-筝爱人生-古乐E通-边走边唱-筝友会-古筝学堂-家教空间-乐府大赛-筝和老店-筝游天下-加盟系统-论坛
  中国古筝音乐网 >> 筝游天下 >> 筝友游记 >> 寻找“阿凡达” 揭秘黎族人的狩猎生活
寻找“阿凡达” 揭秘黎族人的狩猎生活
    来源:《Voyage新旅行》杂志   2010-10-20    
 
地图

  天刚蒙蒙亮,几声悠扬的鸣叫从山谷里传了出来,声音好像长哨一般脆爽,这几乎成了王下黎族村落的报晓音,几只海南长臂猿悠闲地在远处黑蓝色的雨林中荡来荡去,翻摘着一棵野荔枝树上通红饱满的果实。远处茂密的林木间萦绕着一团团飘渺的晨雾,在初露的阳光之下散发出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原始气息,这是一天中拍摄雨林的最佳时间。在我和晨光争分夺秒的当口儿,我的向导阿L揉着眼睛从茅草屋里钻了出来。“有啥可拍的?一早上起来就折腾。你们城里人《阿凡达》看多了吧!”

  在深处海南两大雨林地带(霸王岭和鹅仙岭)之间,交通闭塞的王下村,听一个没上过几天学的黎族向导谈论《阿凡达》并不让我吃惊。摩登的“触角”早已伸到了丛林里的黎族村落,便宜的盗版DVD在这里随处可见。90年代的黄花梨木材收购热潮给这里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俄罗斯人把周边村子里的老木头都收了个干净。因此,大部分家里有货的黎族人都发了不少,开上了摩托车,看上了DVD。

  阿L把一块槟榔和用榆树叶包好的贝壳粉,一同塞在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呜呜噜噜地继续非议我在这雨林晨光中的大惊小怪。这是黎族青年最典型的习俗,这种咀嚼槟榔的方法可以对牙齿起到保健的功效,等于刷牙。阿L有资格对我这个外来户说三道四,他是当地的传奇人物,是黎族猎人圈里的老大。据说他什么都抓到过,认识上百种这片雨林中的植物。因此,我每次来拍摄都要按照当地规矩,买上三斤米酒和腊肉,称他一声“L哥”,晚上再陪他喝个痛快,请他带我进山。

  我把相机递给L哥,给他看刚拍到的长臂猿,他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这有啥稀奇。现在林子小了,看到猴子很容易。我小时候,林子那么大,都不知道有这个东西。现在倒好,你们这些拍照片儿的追着拍,随便就能拍到,要在以前,看你上哪追去。”海南是我国两大热带季雨林区域之一,50年代初期,海南岛雨林面积几乎覆盖带全岛面积的百分之七十,雨林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为此,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赵尔宓院士曾表态“情愿做个海南人”。他在海南创纪录地发现了近10个两爬新种。

 
伐木机

  对于眼前这片山林,黎族人阿L了如指掌,走在林子里不时指着旁边的花花草草给我上课:“这个以前是染料,那个以前可以做屋顶。”这些年跟着L哥,我知道了石斛可以治疗肺病,金不换吃下可以治好胃出血,七叶一枝花专门用来对付毒蛇,蝎子和捕鸟蛛的咬伤。他打猎的功夫更是神乎其神,我曾经亲眼目睹他用自制的蛇药制服十几斤重的眼睛王蛇。黎族人口数量非常有限,从明朝末期就因为外来移民的增多而隐居进深山,因此种植业并不发达,却精于采集和狩猎。在面积庞大,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中猎取动物,并世代延续,需要他们对雨林的了解和保护。性格张扬跋扈的阿L每次进山前都要在村口放炮烧香,说是要敬一下山神。茂密的森林总会给人带来某种恐惧和敬畏,就连阿L这样的高手也不例外。绳套、弓箭、追踪都是阿L平日最习惯使用的工具和方法,通过一只细腰蜂就可以找到隐藏在洞穴中成群的蜜蜂,在通过棕榈树纤维制成的香料进行封堵,就可以安全地将蜂巢里的一部分蜂蜜搬回家。弓箭的目标主要是水鹿和野猪,而绳套主要针对小型的灵猫科动物和啮齿动物。传统上,黎族人总将黑熊和云豹等大型兽类视作山中的神物,认为如果伤害它们,雨林就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灾难。对于野猪和水鹿,也要挑选老弱病残的个体才可下手,这样才能够将物种中优胜的个体保留下来,也使自身种族的生活传统延续下去。狩猎过后也要祭祀山神以示感激。但是传统和雨林一样,正在迅速消逝。

[NextPage]

  黎族人世代这样依靠雨林过着简单的生活,然而当时间跨越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黎族人的采猎生活也随着森林大开发一声声爆炸的巨响渐渐便成为回忆。L哥的邻居,如今70多岁的黄明勇当年正是一位参与森林开发的工人。老黄头儿回忆,当时想要在雨林中打开几条运输原木的通道,爆破是最好最快的办法。他干的就是这份危险系数极高的工作,“炸药爆炸时,经常会有成群的水鹿被吓得四散而逃。”随后的十年时间里,公路基本贯穿了各个村落,水泥厂和电站也在不远处相继出现了。相比之下,比森林开发进度更快的可能就是外界对黎族传统文化的侵蚀和改变,工业发展不但影响了黎族人赖以生存的雨林环境,也深深改变了他们内心的价值取向。


 
狩猎者

  时隔30年后,王下村的面积比原来大了很多,政府免费出资给黎族村民修建了钢筋水泥的新房,只是村东的几间茅草屋没有变,门口经常坐着一个满脸纹身的黎族百岁老人,不时吸引一些国内外的游客给她拍照。村子周边的雨林几乎全被橡胶和按树林所取代,唯有10公里以外的霸王岭得以幸免。霸王岭也曾经只是海南岛的一片林场,近代有过几次大规模的砍伐,再加上后来人口的增多和社区耕种面积的扩大,雨林的面积已经今非昔比,直到1980年,为保护海南长臂猿及其栖息地,才成立了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总面积虽然只有6600公顷,却使得最后的74万亩天然雨林得以幸免。现在区内已记录到的分布植物就有220科2213种,重点保护兽类有52种,无疑这里仍然是国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我在王下乡唯一一家农场招待所里见到了老朋友周江,他是贵州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副教授,刚刚结束了为期一周的海南长臂猿调查项目,他正在一个烟雾缭绕的环境里研究着海南西部雨林和农村社区分布图。王下的地理位置特殊,正好夹在了海南两大保护区, 霸王岭和鹅仙岭的中间。老周的研究已经发现由于栖息地的过分减少,海南长臂猿的某些行为已经标志着种群开始退化。我进屋的时候,老周正在和助手阿J分析偷猎问题对仅存的22只长臂猿造成的威胁。阿J也是本地黎族人。自从霸王岭林业局成立后,阿J就凭着对雨林的了解在保护区当起了护林员,平时的工作主要是针对海南长臂猿的检测和保护区反偷猎的巡护工作。我和阿L的相识也要归功于阿J。那是我第一次在海南夜间进行灵猫科动物的拍摄,阿J作为我的向导和我相识,由于原始林面积缩小,有些动物改变了栖息地,因此连续几天都没有成功,无奈之下阿J向我引荐了他的同乡阿L。然而,阿L与阿J的关系总是相当微妙,儿时在一起的亲密弟兄如今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偷猎与反偷猎。就在我这次进山前夜,我照例买了酒肉到阿L家请“L哥”吃饭。刚一进门,他便将门反锁上,拎出一个编织袋轻摔在地上,里面盘着一条足足五斤重的眼镜蛇,“昨天刚刚在山里得到,我用雄黄和大蒜放在洞口搞它出来,起码卖到500块。”说着又领我看了他收集的兰花和名贵药材,这个老猎人真是张扬到家了。L哥从小就是这片出了名的钻山豹,山里没有他不敢去的地方,还被公安处理过几次。在猎人圈里孤独求败的他见了我自然压不住兴奋,要和我显摆显摆。

 
野生动物

  晚上,桌上的一根蜡烛就是屋里唯一的照明,桌上除了我买好的腊肉外,基本都是L哥弄来的山货,全是茁实的精肉,不掺一点素菜。几杯米酒下肚后,我俩都有点高。L哥将一块炖得透烂的松鼠肉夹到我碗里,开始趁着酒劲掏心掏肺地向我倾诉:“现在我在旁边的保护区都挂了号,都说我搞破坏!我们从小就这么过来,怎么能说我搞破坏?”说着将筷子往桌上一甩,气哼哼地窜到床上睡了。

  单说L哥酒后的情绪发泄也不无道理。传统上,少数民族适度的狩猎活动,并不会对生物种群造成影响,反而会产生促进作用,那些老弱的个体及时被捕杀,也起到优化物种的作用。然而时代不同了,传统丛林民族的智慧无法阻挡经济开发的脚步。天然雨林面积从全岛面积的百分之九十退化到了不到百分之四,大部分农业用地和经济林占用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进入就是90年代末期,海南省第一个高歌猛进地推动“生态省”的建设。为了这个目标建立起来的保护区使得像阿L这样的黎族人无所适从。原始雨林的面积越来越少,外来移民越来越多,黎族人不得已继续向山区迁移,可是他们周围不是成立林场就是保护区,传统的狩猎习惯因此也就逐渐变成了“盗猎”。但在这片中国最后的原始雨林里,似乎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雨林和这里居民的命运。

  在猎人圈里,阿L名声显赫,凭借多年的经验,他每次进山打猎时都能识破森林公安假装成赤麂的鸣叫,很轻易地看破埋在叶子下面用来扎穿摩托车轮胎的鸡爪钉。但他并不快乐,每次猎获之后他仍然按照老传统祭祀,虽然他现在所抓到的很多猎物,都并非自己食用而是卖给倒卖动物的贩子。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扩张,已经使像阿L这样的黎族人无法再按照祖辈的方式生活了。每个人都在尝试适应新的形势,阿L有自己的方式,而霸王岭保护区搞起了生态旅游,高档山庄被用来接待游客。但阿L告诉我,那天他打到的眼镜蛇就在山庄后厨的冰箱里。

  我离开王下的那天刚好是春节,王下村周边的山腰上,几棵被拦腰砍断的老树上开满了一串串柠檬黄色的巨石斛,随着淡雾时隐时现。几个黎族男女在自家门口的树荫下支起麻将桌,孩子们围坐在摆在露天的电视机看着DVD, 为《阿凡达》里纳美人的胜利而雀跃。我希望他们有一天也会赢得自己的阿凡达。

 

 

    此文系本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上一篇文章: 游乌干达必看:世界最长河流的诞生地

  • 下一篇文章: 自驾穿越塔克拉玛干 “死亡之海”中感受生命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发 表 评 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男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用户名:
    密 码:
    类 型
    暂无相关新闻!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FAQ集锦 | 会员注册 |
    点击这里发消息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筝和天下 京ICP证 050878
    中国民族音乐网 中国古筝音乐网
    电信业务审批[2005]字第 471 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