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听筝:王温豪古筝专辑《温风始至》

听筝:王温豪古筝专辑《温风始至》

作者:佚名    转贴自:中国娱乐网    点击数:7468


  现在能够担纲独奏的民族乐器,细究其源,许多都是从国外传入的。哪件民族乐器真正起源于中国本土,属于华夏民族的原创,而且至今依然在广为使用?古筝应该算是其一。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

  筝的声音平易、淡雅,恰合中国传统文人追随的意境。筝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流传至今的曲目并不多,但我们在现代社会更需要它,那种从容,超脱,淳朴的琴音,应该是时下人们浮躁之心的良方解药。每天当你挤过人群,穿过雾霾,回到家中,想尽快换个心情,让身心大脑在污浊中洁净一番的时候,听筝,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让人满意古筝演出可遇不可求,古筝唱片更是难觅踪影。在民乐唱片中,古筝奏出的大多是轻音乐,或者是在歌曲伴奏里的配角,这与其千年的流传积累太不相称。去年,好友推荐了这张新版的古筝曲专辑《温风始至》,让我有“终于等到了”的感觉。

 

  唱片的收录了5首古筝曲,前两首为筝独奏。

  《出水莲》,是颇有来历的古曲。它属岭南的汉乐筝,是客家人的音乐,而客家人的先祖,可以追溯到近两千年前五胡乱华时南迁的汉人。因此,这首曲子携带着中古华夏音乐的基因,是寻根访古的珍贵“文物”。此曲不似平日常听到的民乐,追求欢快热烈,它的循环往复,似在营造一种意境,它既清澄又玄妙,既恬静又执著,既隽永又大气。似秦汉以降,华夏人的神采。竹林七贤的傲骨,似在其中有所体味。

  《风雾潺》,是一首筝独奏曲的新作。筝曲总给人一种通透之感,清澄透明,直指人心,让人忘却心中的阴霾,调节人的情绪,焕发生命之活力,让思绪自由铺展,达到朱自清所谓“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境地。听筝,不必硬性专注,它自会抓住你的心。

  曲作者似一位飘然而至的古人,将前辈对雨,对小溪的描绘化作音符。柳宗元《小石潭记》中“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不就是这样的效果吗?一切都在自然中,一切都在自由舒展。筝在急切中,也有乐队的效果,急匆匆的斑斓色彩,也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后三首是与其它乐器的合作。

  唱片的第三曲《孟姜女随想》中,钢琴与筝的直接PK。两种乐器的接榫,令我这门外乐迷难以辨认。曲作者将两种声音最大限度地调和,制作出一种新奇的音色。筝鸣与钢琴的对比,让后者拥有了更多的厚重与宽广;以钢琴为底色的筝乐,更显俏丽与诗意。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又有豁然开朗之感。若将唢呐与长号,京胡与提琴放在一起,似都不妥。因此很佩服曲作者,能将这来自两种不同地域,又异曲同工的拨弦乐器放在一起。钢琴为筝的纷乱提供了些许节奏的支点,让其更加规整调理,使情感的递进,更具张力与质感,让这首民间小调性的《孟姜女》,更具大乐之浩然之气,终可列于民乐经典之庙堂。

 

  《乡韵》是这张专辑里的“最炫民族风”——陕北的干火烈焰铺面而来,民乐岂能少了这种风味?让筝这样清雅的乐器,表现出黄土地里迸发的热火情怀。不能不让人想到筝乐的源头,即是秦地的土产。曲中撕心裂肺的北国豪放,本是筝表现力的强项。高亢,劲爆,凌厉,也是筝乐的属性。

  专辑收录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日本乐曲《红花的故乡》,是以筝为独奏乐器的协奏曲的三个乐章的确很美,很好听,但无论如何不能打动我。日本音乐没有一段音符是地道的中国味。美在表面,似与前面的四首有千层的隔膜。旋律自身缺乏个性风骨。

  如此,再次让我想到了古筝作为古老华夏乐器当今最大的无奈:缺少原创性的新作。作为古筝的新专辑,其中只有《风雾潺》属颇清新盎然的原创新作。古筝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魂魄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更多的作曲家为它谱写新的乐章,让这件充满华夏文明基因的乐器,根深叶茂,永葆其魅力。